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第六講

cover- _resize菩薩為饒益眾生故而取佛國

<蓮慈金剛上師2000年12月21日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第六講講經開示>

我們今天要繼續跟各位談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的「佛國品」第一。接下來這一大段很有意思。「爾時。長者子寶積。說此偈已。白佛言。世尊。是五百長者子。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」長者子寶積,他率了五百名長者子,虔誠的向佛陀請法,他們見了佛陀的神通示現以後,就發出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心。由此可見這五百個長者子跟寶積,他們是非常有上善根器的人,他們的智慧大開,接下來他們就問了一個很深奧、很不簡單的問題,一般人是不會問這個問題的。

Winter Charity Drive presentation Temple 1 layer without words

  「願聞得佛國土清淨。唯願世尊。說諸菩薩淨土之行。」他要聽佛講解菩薩如何修行,如何能夠成就祂的淨土。我們知道修行的人,自己本身清淨以後,還要成就這個淨土,那是不簡單的。小乘的人充其量只是把自己修得很好,每天斷自己的煩惱,進入禪定當中,完全不理世間的事情,也不理六道眾生的苦難跟其他的一切,所以他祇修自己個人,雖然他自己本身能夠清淨,但是他們絕對沒有甚麼國土。大乘行者因為發了大心,上求佛果下化眾生,自覺同時覺他,所以才會攝召十方的眾生而成一個國土。

  佛聽到他問這個問題很高興,說這個是很有智慧的行者。「善哉寶積。乃能為諸菩薩。問於如來淨土之行。」你為了所有的菩薩,來發問如來淨土修行的事情。

  「諦聽諦聽。善思念之。當為汝說。於是寶積。及五百長者子。受教而聽。」今天你們就好好的注意聽,而且還要運用你的思考力,好好的去思、去想它,因為這些道理是不簡單的。寶積跟其他的五百長者子,聽了都非常高興,就安安靜靜的坐在一邊,虛心的領受佛的教導。

  講到這裡你們也要明白,固然你有求法的心,但是若沒有緣分跟福分,你想求也求不到;尤其是至上的智慧,你也要找到對的人來問。還有一件事,雖然你千辛萬苦找到了對的人來問,但是你開口問他,你能保證他會教你嗎?不一定的,這一切要看因緣。如果這個人是一個大善知識,甚至是一宗一派的大成就者,你可不能隨便問,他也不會隨便給你回答的,不是有問必答。他要看你這個人堪不堪受這個大法呀!他要看你的智慧在哪一個程度,你這個法器是好還是不好?有智慧的成就者,不會隨便把大法灌在破法器、髒法器、漏法器之上的,因為他知道這是一種污染。即使他教給你,你也會忽略這個法,甚至會產生恐懼心,產生懷疑的意念,甚至你會產生毀謗的行為,所以就犯了很大的罪業。

  所以一般來說,要教法的人是要看來求法的人是不是具足這種因緣,可不可以傳給他。舉例說,善財童子他為了求得正法,走遍了整個中國,窮鄉僻野,高山大澤,他翻山越嶺,人家指點他:「在某某地方有大師,你要往東邊行。」他馬上到東邊處去找,過了很長的時間,吃了很多的苦,終於找到人家指點的高人,去到那裡問法。接著又有人指點他再去找另一個高人,說能夠破解迷津,他就又繞路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找。所以,善財童子為了求法,他找了五十三個地方,參了五十三個高人。

  可見你要找對人,能夠教你解脫的正法,不是那麼容易的。你會花費很長很長的時間,費很大很大的精力、體力、財力,種種的苦,到最後才會得到一個真正傳法的人。這中間很可能最常見到的例子是所求非人,你去求法的人是錯誤的,他不能開啟你的智慧,不能解除你的癥結,不能藥到病除,十之八九都是這種情況。真佛宗的弟子,這種情況發生很多很多的,他們已經是身在寶山修著很好的密法,拜了一個很大的師父。但是他們還一隻腳在門內,一隻腳在外頭,到處去串門子。有的人就會寫信來問我:「上師我們唸這部經好不好?」這些經都是外道的經,我根本聽也沒有聽過,但他以為凡是經都是好的,還好菩薩比較有智慧,祂甚麼都知道,每一次問,菩薩都這樣回答:「唔,這個不大有用哦。」因為菩薩很有涵養,金母很有涵養的,祂不會說No!也不會把書丟到你的頭上去,祂只說:「這個幫助不大。」我問菩薩,這本經對他幫助不大,你認為哪一本經對他幫助大?菩薩一個字一個字慢慢的說:「釋迦牟尼佛的經。」咦!釋迦牟尼佛的經不是我們在唸的嗎?原來這本經不只是佛教的經典,也是其他教的經典,菩薩是明理的。

  當然釋迦牟尼佛的經典也有分別,有教你如何做人,也有教你如何行善,這是一般人的層次;當然也有小乘的經典、大乘的經典,以及般若金剛智慧,那就要看你自己喜歡哪一部經,然後一本一本的依照自己能夠吸收領略的範圍內,去修它、去唸它。

  你祇要拿一本釋迦牟尼佛的經典鑽研,每天誦,你的智慧就會在其中生起,不要求多,貪多會雜亂的。像我們現在完全是講釋迦牟尼佛的經典,我們每一本都講很久的,一本就講了差不多一年,在這一年當中,你完全定下心來吸收這一本經的智慧,那在一年當中,就會增加很多很多。因為有真正的佛菩薩和根本傳承上師的加持,智慧一定增加的。

  所以,求法要有福分,也要有智慧,要所求都是真正的法,所問都是真正的人,你才會節省很多冤枉的時間,一砌而入,然後一直窮追不捨精進下去,成就才會快速。你今天看長者寶積跟他的五百個眷屬,因為善根具足了,善緣成熟了,所以他能夠一下子就蒙如來提撥,讓他看三千大千世界。祂一放,果然他們講話都不一樣,唱出的偈,句句都是內行話。而且他馬上發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

  佛言:「寶積。眾生之類。是菩薩佛土。所以者何?」為甚麼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?祂回答:「每一個菩薩的佛土裡頭,所包含的眾生是不太一樣的,不是千篇一律的,猶如全世界有大大小小的國家,每一個國家的人都不太一樣,是不是?雖然都是國土,都是國家,但是不同的。以加拿大人來言,他們是高高、壯壯、白白的,眼睛顏色跟我們東方人不一樣,眼睛凹進去,鼻子比較高,骨骼也不太一樣,講話的語言也不一樣,他們的風土民情、國情也跟東方不一樣。去到東方你就會發覺,你的眼睛不用抬得那麼高,你可以降低水平來看,因為每個人都跟你一樣矮,但是來到這裡你就像小人國看巨人一樣,仰人鼻息。在巴士裡頭,所有人的鼻息都吹到你這裡了,有的時候你還要忍受人家腋下的味道,因為你矮嘛,你只有人家腋下的身高。這就是不同的國家,身體發出的氣味都不一樣,中國人有醬油味,因為我們喜歡吃醬油。外國人有起士的味道,因為他們喜歡起士跟牛奶。所以身體的味道就會不同。黑人的味道更不同了,黑人的味道更濃,所以光是人間的國家都不同。此外,你去到歐洲,你也會覺得就是歐洲,像義大利就不像美國人、加拿大人那麼高,他們矮一點,有很多胖子。他們的頭髮,也不一樣,像北歐人金髮碧眼,南歐則是黑一點的頭髮,眼球也比較黑一點,他們的五官沒有那麼突出,骨架比較秀氣一點,所以是不同的。

  智力、風俗也不同,如果你去非洲野蠻地區,有時候還會給人家吃掉;或是沒有穿衣服,赤腳皮膚黑黑的。如果是去南美洲又不一樣,他們講話很大聲很熱情,就像吵架一樣。如果是英國,英國人講話有腔調,他們很紳士,每天都要喝下午茶,生活都很講究,他們絕不會在你面前顯露出自己醜陋的事情,不會露底。師尊在大溪地,我們看見他穿短褲,很自在,很接近大自然,他住的是茅草屋,那裡的蚊子很多,當師尊回來的時候,我問師尊那裡有沒有蚊子呀?師尊笑說:「我們在上面吃飯,蚊子也在桌下面吃飯。」師母也說蚊子很多,上頭在吃下頭也在吸,吸甚麼?吸血呀!

  所以每一個國家都不同,因為差別大就合不來。像中東整天打仗,這一國跟那一國打仗,就是因為宗教不同,彼此不能接受時就引起戰爭。以色列人跟阿拉伯人也是無法共存,都是因為民族跟信仰,生活習慣跟智慧的不同而仇視。從這裡再想一想菩薩,雖然每一位菩薩,都是一樣的清淨,但是他們成就的佛土,還是有不同。

  「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。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。隨諸眾生。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。」如果菩薩的因緣是度化南方的眾生,將來南方的土,就是這位菩薩度化的佛土。像師尊祂度的眾生就是像我們這種眾生,師尊自己都好笑,祂說:「我們真佛宗的弟子,最好的是賣綠豆冰的。」為甚麼呢?因為祂度的眾生有教無類,三教九流,祂還說我們真佛宗弟子都很窮,窮得呱呱叫。這是師尊的度眾因緣,祂慈悲,所以度的眾生都是很貧窮,很苦的,或是病得很重的。師尊書上都有寫,祂去公園散步,看到有人賣綠豆冰,天氣很熱,很好吃,祂買了一碗綠豆冰,吃完之後要給錢,那小老闆說不用錢,我供養師尊,這個時候,才知道這個人是祂的弟子。師尊吃了他的綠豆冰,不好意思不給他錢,所以下次祂再去公園散步時,就不敢去吃了,因為他不會向師尊拿錢,師尊就坐在另一邊休息,結果那個賣綠豆冰的,還是跑得汗流浹背,拿了一碗綠豆冰來,笑著說:「師尊呀!不好意思,我沒甚麼供養您,就只有綠豆冰呀!」師尊只好趕快吃下去。師尊說很感動,我的弟子雖然很窮,但是他真的很虔誠,大老遠的看見師尊在那邊,就拿了一碗綠豆冰過來,所以師尊就吃了他幾次綠豆冰。以後師尊私底下也做法加持這個做綠豆冰的弟子,聽說後來這個賣綠豆冰的弟子開了一間很大的綠豆冰店啊!這個就是你誠心,佛就加被,這也是因緣。

  我們道場也是,有一位阿婆來廟,她身體到處痛,給她靈療一下,結果忽然精神好啦!下一次她也會度眾生,她帶好多阿婆來,她的親家老的少的都來了,一個一個的排排坐,我就一個一個幫他們皈依。又有一次,來了一個神經病的,他不能唸書,頭腦一天到晚都有人跟他講話,也不能吃飯,我一看他真的一隻眼睛高,一隻眼睛低,視力都不能集中,他的眼睛已經沒有精神了,我就給他加持、吃符,好了很多,將來就會來一百個神經病的,這就是隨因緣度眾生。所以我們的國土就是賣冰的、老的、殘缺的,很多很多,因為他們有病才來找你,將來你的國土人很多,但都是這些的囉!因為你調伏的眾生就是這些。師尊調伏的眾生,很多都是黑社會的,也有風塵女子,師尊還寫書,寫說「舞國的觀世音菩薩」,舞國就是舞廳,她們是舞廳的舞女,大牌、小牌的舞女皈依真佛宗修密法,在舞廳裡也講一些佛法給她們的同伴知道,師尊就封她為「舞國的觀世音菩薩」,將來她會度很多舞林高手啊!如果是黑社會的來皈依你,將來也是一大批黑社會。像五百長者子,單是寶積一個就帶五百個人來,所以你的國土就是這些人!國土是隨你度化的眾生而不同的,像地藏王菩薩,祂就是喜歡去度黑暗地獄道的人,祂的國土就是地獄呀!

  現在師尊傳的「時輪金剛」大法,忽然又介紹一個香巴拉王國,很多信眾就說,我們到底要去哪裡?我們是要去摩訶雙蓮池,為甚麼又多了一個香巴拉國土,我們到底要修哪一個啊!他們是會有疑問的,很擔心的。阿彌陀佛度的眾生最多,所以最出名,好像打出娘胎我們就知道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,那是一個最安全的地方。我們的摩訶雙蓮池,就是極樂世界裡的某一個地區,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摩訶雙蓮池。我們統統願意去那裡,就是隨眾生入何國,用他們的智慧去取哪一國的國土,然後慢慢增加,一成十、十成百、成千成萬,這樣子佛土就成了。

  「隨諸眾生。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。」六道的眾生,他應該要到哪一個國家去發出他的菩提根性,啟發菩薩根。這也是一個因緣,你應該在真佛宗開悟的,運氣好你就跑來真佛宗,不像我蓮慈上師,甚麼都不知,只知道錢、吃飯和睡覺,那些甚麼國土、甚麼教,統統不知道,睡覺最好,結果就來到真佛宗這個宗派裡頭。來到這個宗派裡頭十年了,沒有菩薩根,也有小根吧!那你們也一樣呀,你們也像一個種子,風一吹,就落在這個土地,然後慢慢長芽,灌溉再灌溉,你在那裡努力掙扎,給你澆水、施肥,你們不斷的掙扎,好像坐在電梯一樣,希望能長高點,就這樣露出頭來,你就生根了。

  「所以者何。菩薩取於淨國。皆為饒益諸眾生故。」菩薩取這淨國,皆為眾生呀!其實真正菩薩本人是不在乎這些國土的,在菩薩的眼中,也沒有佛土的,在如來的眼中,也沒有佛土這一回事的,因為祂們修出這一切都是幻化,祇是佛土呀!佛菩薩在講經,也是幻化出來的,西方極樂世界,就是阿彌陀佛化現出來的國土,你一聽到「化」,就知道是幻化的了。

  為甚麼菩薩說這是我的佛土,這是「阿彌陀佛」的佛土、這是「觀世音菩薩」的淨土、這是「虛空藏菩薩」的淨土、這是「地藏王菩薩」的淨土、這是「藥師佛」的東方琉璃淨土呢?祂為甚麼要承認有這個淨土呢?為什麼著相呢?就是因為他要利益眾生的緣故,眾生在沒有證悟以前都是著相的,你一定要有一個相,給他們去攀緣、依止,他才有門路可以入,有法可以修,才有辦法依這個法緣來生出無上正等正覺,得證菩提國,所以菩薩為了利益眾生而取淨土。

  「譬如有人。欲於空地。造立宮室。隨意無礙。若於虛空。終不能成。菩薩如是。為成就眾生故。願取佛國。願取佛國者。非於空也。」就像有一個人在空曠的土地上建造宮殿,隨便都可以成功,如果他在虛空之中做宮殿,一定做不成。

  他一定要找一塊地,才能夠隨著他的意思去做,不會有阻礙。如果給我蓮慈上師的話,我就會照我的意思去造,我一定會造成一個像瑤池仙境的樣子,亭臺樓閣、仙樂飄飄,養很多鶴呀、鳥呀,最後仙女來跳舞。你一定要在地上找,不能在虛空找的呀!虛空中我看到,我每天跟你們說,你們都會說我沒看見,我們都發不起我們的菩提心,你講的是真的還是假的?你看蓮生法王,你看祂的宮殿「彩虹山莊」這麼莊嚴,像師尊每天都穿龍袍,又那麼清淨,那麼莊嚴,好羨慕,變成了善信的目標,啟發他的信心,認為學佛這麼好,每一個人都喜歡去彩虹山莊,對不對?跟著師尊那麼清淨,不管是修法、護摩、唱山歌、運動、卡拉OK,都願意去,這就是祂用這個色相去攝眾生的心,無非是要利益眾生的,但是祂也不把這些放在心上,事實上對祂來說都是虛空呀。菩薩的心是不染,但是為了利益眾生,而化成各種的佛土,「為饒益眾生故而取佛國」。不怕麻煩去取佛國,就是這樣子。嗡嘛呢唄咪吽。

2 Responses to "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第六講"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

thirteen + 6 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