蓮慈金剛上師

        一年一度盂蘭節拜梁皇寶懺,同門師兄姐不怕辛苦,已經拜了幾十年,到今天仍需拜懺。為何老是拜懺卻又懺不完呢?因為業消不完,對自己不滿意,知道還是有業障。

有沒有人覺得完全沒有業障呢?沒有人舉手,應該就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有業障的。今天這一懺的重點,是要大家要有「慚」和「愧」。人一定要有慚愧心。慚愧什麼?我皈依30多年,出家28年。上上週日,去西雅圖參加師尊「大隨求菩薩護摩」,在坐車路上禪定中,忽然覺得有人在我的頭頂,塗了剃頭泡沫,又拿了剃刀,刮了一下。我每次去見師尊前,都會把頭剃得亮亮的,這是我們出家人最大的打扮。結果那天師尊開示《維摩詰經》,講的就是關於出家和出家的功德。經中提到如果父母不同意出家怎麼辦?維摩詰說: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就是真正的出家。我事先並不知道要講那一段經,結果有人給我擦剃頭膏,並剃了一下。我是不是被出家啦?出家28年早就剃度了,結果直到師尊講《維摩詰經》真正的出家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就是「道心」,冥冥之中,我被剃度,覺得很高興。

        師尊講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」就是真正的「道心」。你要悟「道」,真正的走在道上,發起道心,才是真正的「菩提心」,才算是真正的「出家」。出家不是外相,一定要修到心有所悟,結打開,真正進入「道」,相應「道」,才會有「道心」。沒有悟道,沒有相應,怎麼能進入「道」的中心呢?不可能。

        如何真正悟道?就是要有慚愧的心,從「慚愧」修起。對身或是心靈,時時要有覺悟,「覺」和「悟」是從慚愧來的。人因為有慚愧心,才知道去修,去改,改到後來,才能悟「道」,再改,才能夠證「道」,最後,進入最究竟的「道」。從慚愧去改,就叫「修行」。修行是修正你的行為,如果沒有「慚」和「愧」的心,如何知道需要改呢?所以,需不需要拜懺?需不需要懺悔?而身為一位金剛上師,五佛冠和黃領並不代表什麼。制服,只是一個表象,是一個階級的辨認,讓你有資格去渡化眾生。金剛上師的制服是不好穿的,沒有真正的實修和精進,會下金剛地獄。真正的金剛上師,時時都要懺悔,每一個念頭,每一件佛事,都要懺悔。因為世間所有事,都不是最圓滿的,都是有污染的。

        修行不簡單,出家28年,佛菩薩才給我真正的剃度。每次拜懺,我都在禪定,一方面是專修禪定,另一方面,在禪定中佛菩薩可以放光加持,我可以藉著佛光,來加持大家,讓大家受益。所以,我是盡自己最大的恭敬,在控制意念不要胡思亂想,控制意念清淨,才是最大的「心」懺。把心控制住,是很難的。真正的懺悔一定是心中有懺意,才能產生「心」懺,「心」真的懺悔,發露才會深,才會記得自己哪裏做錯了。所有的懺悔,都是從慚愧心來的。修行也是由「心」,「心」願意改,才會真改。

        經典裡提到師長和弟子為什麼會互相怨恨?因為教人很難,父母教孩子會互相怨恨,愁眉苦臉。有責任要教導下一代,不服管教,就會吵吵鬧鬧,哭哭啼啼,互相怨懟。所以如何教人?只有把自己的心懺悔到相應虛空,才不會怨恨和造業。為人師長,最要懂得懺悔法,把每天心中的垃圾懺掉,把一切怨恨懺掉,面對學生才能做好渡眾生或教導的事,要不然會產生很多業障,變成阿修羅。所以,如何改變別人?要先改變自己,很多人不懂為什麼要拜懺?因為懺悔就是最好的方法。拜,是降伏自己的傲慢心,讓身體謙卑,吃苦,藉著體力,卑躬屈膝的動作和心態,讓自己能夠降伏「無明」。拜懺時身體和意念都貫注在經中佛菩薩的法語智慧中,降伏自己,身到口到意到心到,所以拜懺功德很大。

        有一天師尊問我:「蓮慈你幾歲?」我大聲答:「75。」並馬上請師尊加持我多活幾年,因為要「明心見性」,就需要活久一點。結果師尊說:「你答錯了。」意思是「明心見性」不一定需要很老。但我是在講我們老人要「明心見性」,沒有時間怎麼修到最高成就?那不是死不瞑目嗎?我是這樣想的。你們也要這樣想,看看自己現在修到哪,還有多長時間。這一世有師尊在,祂是如假包換的開悟大成就者,就因為我相信,才會真正的去修,最後佛菩薩就給我剃度了。天知地知祂知,佛菩薩是最好的判官。

        你認為師尊認識你嗎?你認為你修的佛菩薩認識你嗎?有修,祂一定認識你的。修行人要坦承和真誠,不要虛偽。你能認識自己多少,佛菩薩就知你多少。師尊說密教認為眾生都有「佛性」,眾生就是佛。那為何還學佛?就是要認識真正的自己。如果覺得越來越認識自己,表示慢慢醒過來,這叫覺醒。學佛不是學天上的東西,而是在學認識自己心中的「佛性」。為何要懺悔?因為自己被「無明」遮住了,懺悔是要把「無明」打開,發露懺悔是由心打開,就會看到自己的「佛性」,完全認識自己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