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文提到「是結戒。是持戒。是犯戒。是應作。是不應作。」

時時懺罪可離罪

<蓮慈金剛上師2005年7月24日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第168講講經開示>

首先頂禮壇城根本上師蓮生活佛,頂禮南摩觀世音菩薩及壇城諸尊。各位法師,各位同門師兄姐,大家午安。

  拜懺圓滿結束。觀世音菩薩大悲懺是大家最喜歡去拜的,也是人人都很樂意去唱誦的,是威力很大的一個懺罪消業的懺本。今天我們道場的觀世音菩薩,給我們很大的加持,放光不斷,洗淨我們很多的黑業。所以非常的感謝祂。

  我們繼續跟各位研究佛陀的經典。因為佛陀所教導的就是來自於十方三世諸佛菩薩的智慧,是阿彌陀佛的智慧,也是觀世音菩薩的智慧。無始以來的諸佛諸菩薩聖人說,祂們倚賴成就的智慧都在釋迦牟尼佛的經典裡頭。所以釋迦牟尼佛是應佛所付託來世間開創佛教的。學佛的人研究佛陀的經典,真正能夠開啟我們的佛慧。

  剛剛的拜懺是要把我們身體裡頭的障礙消除。為什麼要消除呢?就是為了早日能夠得到佛的智慧。所以懺罪消業,就是要消除我們凡夫俗子的愚癡,讓我們早一點得到智慧。所以接下來我再灌輸一點佛的智慧,就是福慧雙修了。

  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習性已經非常深重,業習很剛強,所以很難用普通的、簡單的方法去啟發祂們的佛性。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第112頁第十品「香積佛品」維摩詰居士告訴香積佛國的菩薩,我們在娑婆世界是怎麼樣受佛陀的教導,佛陀用什麼樣的法來教我們。

  今天要提到的是,佛陀告訴佛子們關於結戒的事情,經文提到「是結戒。是持戒。是犯戒。是應作。是不應作。」就是告訴佛子要怎麼樣要去制定戒律。結戒就是佛陀開始制下、定下來的戒律。所有的戒律,有出家人該守的戒律,就是比丘、比丘尼戒;有在家人的優婆塞、優婆夷戒。還有就是一般世俗善男子善女人,他們應該要持的戒律。

  出家人的戒律就有五百條以上,很細。優婆塞、優婆夷就是穿戒衣的這一批善男子善女人,他們有行五戒,還有加上幾十條的一些戒律。凡是受戒的人都有唸過這些戒律,就是佛陀當年制定下來的。一般老百姓要守的是五戒跟十戒,就是「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」,然後有四種口業不要犯,還有貪、瞋、癡,加起來就是十戒。

  所以說佛陀教導娑婆世間的眾生,祂先制定了戒律,然後叫大家要去持戒,遵守戒律。戒律是佛陀為眾生而設的,如果眾生在佛陀苦心定下戒律以後,而不懂得去遵守的話,對眾生來說一點好處都沒有。

  所以祂教導眾生要持什麼戒。「是持戒」,就是教導眾生應該持什麼戒。「是犯戒」,就是說眾生在持戒的過程當中,他可能會有違犯的事情,因為他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,不懂得應用。他只知道某一個時候他記得不能犯殺戒,但是另外一個時候他又開殺戒。所以佛陀就會教導說,在怎麼樣的狀態之下,你是犯戒的,這是不可以的。祂會舉例說明你犯了第幾條戒,你犯了身口意哪一種戒,來警惕你。

  祂很微細地講出來,「是應作。是不應作。」因為有戒律的關係,所以祂就會告訴你,什麼是該做的。應作就是應該做的。為什麼是應該做?因為這個是合乎戒律的,你就是可以做。是「不應作」就是不合乎戒律,祂告訴你不要做。

  所以佛陀真的是很用心良苦,點點滴滴都要教的。就像我們當下在道場,你們大家樂意回來參加法會,或者是參加同修,從參加我們佛事的當中,上師、法師藉此機緣,就會勸導大家一些道理。如果今天大家都不願意來共修,我們想要教你什麼是應該做的,什麼是不應該做的,真的是無從講起,無從教起。

  所以說也是藉由法事的因緣,我們趕快教化有緣善信一些結戒的事,犯戒的事,應作的事,不應作的事。這也是傳承佛陀教法的精神。

  祂還講,什麼「是障礙。是不障礙。」祂要讓眾生能夠有分別的智慧。要明白你犯了什麼樣的錯誤,會產生障礙。而這裡的障礙是有身的障礙、口的障礙跟心的障礙等分別。

  有一種障礙是會妨礙到你身體健康的,祂告訴你,你不應該在這非時非地,去行淫事,這個是會產生障礙的。什麼障礙呢?會有身的障礙,也有心的障礙。因為隨時隨地,行淫事過多,身體就會不健康。而心的障礙就是說,道德感低落,你的智慧就會受到蒙蔽,將來你的智慧會越來越低,就走向畜牲道。因為畜牲是隨時隨地都可以行邪淫的。所以你如果這樣做,會產生什麼樣的障礙,佛陀如此分析給你聽。

  還有一種障礙,譬如說你「是不與取。」就是人家沒有要給你的東西,你去貪求貪得,你拿了,那你會有什麼障礙?佛陀同樣會告訴你,會產生什麼障礙。

  「是得罪。是離罪。」就是說,你犯了十戒以後,你是會得到罪報,還是你應如何離開這個罪報,祂意思是如何懺罪。你犯了戒,就得了罪,就應受到罪罰,有罪業的意思。

  你得了罪怎麼辦?因為有時候你是不小心犯戒去做出來的。犯了殺戒,在理智清醒的時候,「啊呀!怎麼辦?我跟人家吵架,因為一時怒氣惡口罵了人;一時怒氣殺了人;一時怒氣打了人。」有時候這是很難控制的,你犯了這個戒,你就有罪業。不是你一句「對不起」就可以解決的。很多時候你一犯戒造成的罪業,是你終生也難彌補的。就好像你一怒之下把人殺掉了,這不是一句「對不起」可以解決的。再譬如一下子講了一句不該講的話,害人家妻離子散,家庭破碎,也不是一句「對不起」可以解決的。有時候女人醋勁很大,為了爭奪男友,搶來搶去,潑了一個硫酸,把人家毀容了,這也不是一句「對不起」可以解決的。

  所以說,你犯了戒怎麼辦呢?大家都很害怕不好的業報。佛陀教導善信怎麼樣可以離罪,離開你的罪業,免除你的罪業,洗清這個罪業。這個彌補是很重要的。所以祂就教你如何修法懺業,如何拜懺。像我們今天拜懺,就是要離罪的一個彌補的作用。我們修法也是要懺罪消業,我們做種種的誦經持咒,造種種的佛像、放生,這些都是要離罪的一些彌補的措施。如果佛陀沒有教導,你們就不會了,是不是?所以說,「是得罪。是離罪。」

  然後再來祂教導你「是淨。是垢。」什麼是淨,什麼是垢。你怎麼樣做叫作清淨的行為。什麼樣的行為是有污垢,是有染的、污染的行為。祂教你這些道德跟智慧的分別,教你如何得這個法,就是得清淨法跟污染法。

  像佛陀祂是大智慧,辯才無礙,智慧無上,出廣長舌,隨時一音可以演萬法。祂用十大神通力這樣子去教這個法,都要教四十九年。我們普通人,要講多久才能講得清楚明白啊?

  所以說我們求法要有這種很珍惜的心,就是求知若渴,有這樣子的欲望去追求佛陀的佛法,這個才是最正確的、最好的一個法器。

  你要懺罪消業,也就是隨時隨地把握機會去消除你的罪業。所以說不管有心、無心所造的業,真是分分秒秒,防不勝防。所以說你要離罪,自然要分分秒秒去注意自己有沒有犯錯,趕快想辦法彌補洗淨過犯。所以說要離罪,要懺罪消業是很忙的。你真的要當一個百分之百的修行人,是忙得不得了的,連睡覺都要修的。世俗賺錢的人還可以說,累了,躺下去,睡一大覺。修行人根本祂是白天要懺罪消業,晚上也要提防造業的。

  所以說真正的修行人是很忙的,忙到沒有時間想吃飯的事情。以前的修行人根本對吃飯一點興趣都沒有,而且祂們認為,你整天想吃飯,整天想世俗的東西,是意念不對,意念不清淨。

  所以佛陀那個時候祂們是過午不食的,過了中午以後不吃飯的,就是不要想吃的事情想太多。那現在眾生每次逢年過節也好,一點小事要賺錢談生意,動不動用吃去攝召別人。那有人說不想吃的嗎?很少。你只要說有吃的,十個有八個都會來的。我們這裡有免費大餐,你們也會來的。譬如全溫哥華最大的公司開幕了,說有免費的什麼meal(餐),現場群眾一定是人滿為患的。

  最近我從Cambie街開車過去,Cambie橋下面開了一間Canadian Tire很新的。前兩天看,怎麼這麼多人一直走,往那個building(大樓)走過去,還用跑的。我說,它一定是開張了。果然沒錯,到了那邊,Best Buy這個最大的電子公司Grand Opening,它開幕了。它請了rock & roll(搖滾樂)的樂團,搭了一個帳篷在那裡演唱樂曲,然後還有很多攤位,給大家免費吃吃喝喝的。所以,那個時候我才要來上班,一大早十點不到,已經擠爆了人。

  所以,眾生的欲望是比較粗俗一點,就是填飽肚子,眼睛看的,嘴巴吃的,耳朵聽的,就是最感興趣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就是滿足這些。這些欲念太多,都是一種不好的罪業,會把你的佛性遮蓋住的。

  所以說,要如何去清淨它,那我們就是要依照佛陀所講的去守戒。你不能做到百分之一百,你也盡量做到百分之五十。我覺得你能夠守戒,守這些規矩,能做到百分之五十,將來鐵定你還可以當人的。人就是黑白各一半,善惡理念一半的,能守住一半的將來就注定是當人。你能夠守戒做到七十分,啊呀!已經離聖人很近了,已經是超過凡人了。

  有人說,怎麼可能,一看到漂亮的女生,你不會拈花惹草,不會動心。這個都是已經超過一般人的想法。還有就是見財不動心,不會隨便去妄想的。人家給你錢,你可以講NO的,這個已經很不錯了。

  所以,我們是在努力當中要爭取自己的時間,來做很重要的修行,修自己的靈性,讓自己的罪業能夠早日的消除清淨。所以,這是我們參加佛事,還有我們讓你們苦心很努力的來修法,聽佛的智慧,聽善知識的開示,它的重要性跟意義就是在這裡。今天就跟各位結緣到這裡。嗡嘛呢唄咪吽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