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跟大家講一下《金剛經》。《金剛經》的要義,我們上回談到「究竟無我分第十七」。
究竟無我分第十七
爾時,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,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云何應住?云何降伏其心?」佛告須菩提:「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當生如是心:我應滅度一切眾生;滅度一切眾生已,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,何以故?須菩提!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則非菩薩。所以者何?須菩提!實無有法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」
爾時,須菩提白佛言,那個時候須菩提跟佛陀講:「世尊,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云何應住?云何降伏其心?」佛告須菩提:「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當生如是心:我應滅度一切眾生;滅度一切眾生已,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,何以故?須菩提!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則非菩薩。所以者何?須菩提!實無有法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」
靈山會上佛說法 龍女獻珠得授記
我講到這一點,我講這個「爾時」——那個時候。爾時,我平常講是「那個時候」,對不對。那個時候到底發生什麼事情?你們有誰在這個般若法會上面的?在座的諸位,有沒有人在那個時候在那個法會上面?你們剝開你們的前世記憶,你們哪一個人參加了釋迦牟尼佛的般若法會?般若法會講《金剛經》的時候你們在不在場?在嗎?到底在還是不在?在。那麼我問你,那個時候發生什麼事?爾時,那個時候,發生什麼事?爾時,那個時候,有發生一件事情,在講這一章的時候,「究竟無我分第十七」。你們講得出來的,哈一口氣啊(法王取玉葫蘆哈氣),一個玉葫蘆給他。有在場的,就知道那個時候發生什麼事情,沒有在場的——沒有在那個場合的,不會知道那個時候發生什麼事。
大家都很安靜耶,這個東西沒有人要?這麼好的東西,喊了好幾次都沒有人拿走,這是好東西喔。這葫蘆,「在」的人怎麼沒有講了?剛剛有講「在」的人應該要舉手啊。那個時候啊,這個「爾時」兩個字沒有人提到的,大部分,你看,哪一個人能夠講得出來,哪一個人能夠講那個時候發生什麼事?講得出來的表示他有在場,靈山會上,在講般若的時候,講大般若——摩訶般若,《大般若經》的時候,講《金剛經》的時候,到了「究竟無我分第十七」講「爾時」那個時候,到底發生什麼事?沒有人講,沒有人講過的。
我告訴大家,在法會開始的時候,那個時候開始要講「究竟無我分」的時候,有龍女獻出祂的寶珠。龍女獻珠,就是把祂的珠供養給釋迦牟尼佛,把光明寶珠獻給釋迦牟尼佛。你能夠講得出來,這個葫蘆就是你的,你講得出來,你就是在靈山會上,你有參加了靈山會。就是在講「究竟無我分」的時候,龍女獻上祂的光明珠給釋迦牟尼佛。這個有要旨的,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就跟龍女講:「我給妳授記龍女成佛,龍女將來會成佛。」佛陀講這一句「龍女將會成佛」,祂直接就變成佛,就是在那個時刻龍女成佛啊!大家都知道龍女成佛的事,就是在這個時候她獻上了光明寶珠。
尊者問佛云何住心及降伏 既無我 何來降伏及住心
你聽人家講《金剛經》,絕對沒有講到這個,絕對講不到的。我告訴你,「云何應住?云何降伏其心?」這一句話,我問你們,這個最簡單的啦:如何住?如何降伏其心?這是須菩提問佛的:「世尊,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云何應住?云何降伏其心?」就是「應該如何住、如何降伏心?」問你們,答得出來的,還是給這個。如何住?你們講如何住?就無住。不要加一個「所」。如何降伏心?無心。沒有錯啦,就是無住無心。但是應該給誰啊?你們認為應該給誰?哪一個先喊先講的?無住無心就對了。蓮訶,好吧,就給蓮訶吧。
釋迦牟尼佛在解釋這一段的時候,「云何應住?云何降伏其心?」沒有錯,是無住跟無心。現在問題來了,為什麼是無住?為什麼是無心?發菩提心,發菩提心應該是無住跟無心。這一段是很深,非常的深奧,講實在話,是非常的深奧,非常的深。我已經講了,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,既然沒有「我」,你還住哪裡?既然沒有「我」,你還有什麼心?還要降伏什麼心?既然沒有「我」,就不用降伏心,就沒有心了。
以無住無心 發菩提心 成就菩薩
因有私心 才有紛爭 以無私故 成就菩薩
我常常做一個比喻給大家知道,就是在月球。整個月球,請問:「月球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嗎?」有嗎?沒有。月球有因為要做什麼才做什麼嗎?沒有。在月球上,你還要降伏什麼心嗎?沒有。那是極為清淨的清淨,剛剛我也講過了,清淨,一切清淨,所有的通通都清淨。我在總迴向的時候有講了:「清淨,一切清淨,所有的一切全部清淨」。那是什麼境界?那是空性的境界,什麼最清淨?空最清淨。什麼無作,沒有什麼作為?你就無住嘛。什麼是無心?無我就當然無心,在月球上還有什麼心,那是永遠清淨的地方啊,就是有人,才不清淨。有眾生才不清淨,沒有了眾生相,哪裡會不清淨?因為有「我」,那個私心才會出來,你如果無我了,你還有什麼私心啊?
所以釋迦牟尼佛很強調這一點,所以成就菩薩,就因為你沒有私心,才是菩薩嘛;你有了私心,國家跟國家就會打仗;有了私心,家庭就會鬧糾紛;有了私心,人跟人就不合。1對1 (日文),person-to-person,一個人對一個人,你有兩個人,那就有私心。你看我也不順眼,我看你也不順眼,大至國家小至個人,因為有「私」,就有住、就有心。你如果是無住無心,空,絕對清淨,所以釋迦牟尼佛講:「佛教是無諍的宗教。」是無諍啊,你瞭解無諍嗎?無諍就是根本沒有的,不會起爭執的。佛教今天為什麼教團跟教團之間會起爭執?是人嘛,他們還是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。
時時內省改正心念 即是修行
這個講得很清楚了,釋迦牟尼佛在「究竟無我分」講得非常清楚了,只有空才是清淨。所以我們要修行到真正的像個菩薩一樣沒有私心,至少也要接近一點。所以我常常講,觀察你自己的心念,常常觀察自己的心念,改正自己,你把自己不好的心念改正。其實有時候我看一個人喔,哎呀!這個人看了我不太喜歡,而且這個人是女的,我看了不太喜歡,覺得她走路也怪怪的,她講話呢,講話也很虛偽,眼睛也不太正,連鼻子都歪的。看她走路就不太對,但是我知道這種想念是不對的。
你已經產生對這個人本身的一種怨、一種憎、一種恨、一種厭,一種不舒服的感覺,你要想她,在想念上面要想她好的,她至少還會喊你一聲:「師尊好!」對不對?那你要這樣子想啊,你要把它翻轉過來想,她對你根本無害,你為什麼要看她不順眼?所以有時候我們對一個人想,就是想說:「她有優點」她的優點在哪裡?想她的優點,不要想她的缺點,這樣子想,慢慢把它改正——這個念頭改正。
怨憎他人是虐待自己 轉念感恩能快樂自在
負面的改正變成正面的,你就是在修行——就是觀察自己的念頭,記得你要觀察自己的念頭,把他優點想出來,把他的缺點全部不要看,然後變成正面的。千萬不要有仇家,不要有敵人,不要有所恨,不要有!你有了,我告訴你,你先自己痛苦,痛苦的不是他,他根本不知道你在恨他。問題在這裡喔:你討厭這個人,但是沒有表現出來,但是你已經在虐待自己了,你心裡覺得產生不舒服的感覺就出來了;所以你要想他好的,把這個念頭改正,他就變成好的,這個就是變成正能量。你把所有的眾生——跟你接觸的人都變成正能量的話,你就產生正能量的那一種覺受就出來,這個就是修正自己的念頭。觀察自己的念頭,修正自己的念頭,就是修行。
我們沒有辦法像佛講《金剛經》一樣的,一下子就空掉,但是你還有心念在,你有念頭,只是你不觀察你自己念頭,你一直往負能量走,一直走的話,你心裡糾結、不爽,虐待你自己,睡得也不好,你的念頭也不好,吃的也不好,你不能名正言順地每天很開朗。我每天都很快樂,師尊每天都很快樂,我一直在修正自己的念頭,對每一個人都好,對每一個人都覺得大家都是好、大家都喜歡,我喜歡大家。我不是常常講嘛,520(編按:諧音「我愛你」),對不對?而且我不會覺得怎麼樣。
不管如何,現在呢,我也覺得那個鬼婆也是有好處,她不是沒有好處,我想她的好處,改正我的念頭,我把對鬼婆的那一種念頭改正。以前我們每一年年初的時候都會跟她Do Re Mi,意思就是我嘲笑她,嘲笑她什麼?她一直講我七十三歲就會死,講了十年以上,說我七十三歲就會「丁丁」耶!到現在我都不「丁丁」,我還活著,台灣歲已經是七十八了,美國歲也七十七歲了嘛——妳一直講我七十三歲就會死,我每一年都要給妳Do Re Mi。
現在不要,不可以!畢竟她讓我在七十三歲的時候,每天都很小心,這也是好處啊,在我七十三歲的時候,我突然聽到她講我七十三歲會死,我七十三歲的時候特別謹慎,連走樓梯我都很小心。我洗澡的時候也很小心,不要腳底抹肥皂,會滑倒啊,在浴室滑倒就「丁丁」了。所以我特別小心,連穿那個內褲都要靠牆壁,一舉一動都很小心,你看,這鬼婆的好處耶,對不對?所以我活過來了,我還要謝謝她,真地感謝她。真的,她也有很多好處,她不是沒有好處,她有很多好處,所以這樣子反過來,我就沒有跟她…。
不想,這個人我沒有跟她為敵,也不恨她,完全空掉、空了!一切都是圓滿的,不用恨嘛,你恨幹什麼?恨了你就是恨自己。「I will kill you! I hate you, you are dirty! You are garbage!」 何必?先痛苦的是你啊,你自己呀!你反觀你自己,你恨一個人的時候,你心裡多痛苦啊?所以你心打開,無心,大家都好,就是快樂、幸福、自在。
嗡嘛呢唄咪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