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阿難白佛言。世尊。今所聞香。自昔未有。是為何香。佛告阿難。是彼菩薩毛孔之香。」

食衣住行都可以作佛事

<蓮慈金剛上師2006年4月15日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第173講講經開示>

今天繼續講《維摩詰所說經》「菩薩行品第十一」,從這一品開始,地點轉到了釋迦牟尼佛的菴羅樹園。在這之前都是發生在維摩詰居士的房間裡。維摩詰帶著所有的大菩薩、佛陀的大弟子,以及四大天王,一起來到釋迦牟尼佛的處所,向釋迦牟尼佛請法開示。這與我們真佛宗的弟子很相似,平時我們也是在各自國家的雷藏寺、道場,聽金剛上師講佛的道理和智慧,廣開佛事。當師尊傳法的時候,大家就會一起去護持師尊,接受師尊的直接教導。學到最後還是回到最高的傳承,從師尊那裡得到更高的法語開示,得到智慧的提升。

  接下來,第116頁,是阿難向佛發問。通常一個大成就者旁邊都有一個侍者,他們的身分,一種是要侍奉要參學的善知識,讓善知識得到衣、食、住、行的方便,同時也是保護善知識的安全,有護持、供養與承侍的意義。侍者都是自己願意去承侍,同時也具有承侍的因緣,才能承侍在成就者的身邊。阿難就是承侍在佛的身邊的侍者。所以每次向佛陀提問,很多時候都是阿難在問,因為方便之故。

  這一次也是阿難尊者問:「阿難白佛言。世尊。今所聞香。自昔未有。是為何香。佛告阿難。是彼菩薩毛孔之香。」阿難尊者說,奇怪!從來沒有聞過的香味,怎麼會有這種香味?佛陀說,這就是眾香國的菩薩們,祂們的毛細孔所散發出來的香味。在娑婆世間,不但沒有香氣,還有臭氣。娑婆世間的眾生為了除臭氣,就用很多東西擦上去,把毛孔塞住,或是噴各種香水,產生出很濃的香味。而菩薩的香味,是特別的一種聞不到的香味,若有若無,要很有福氣才能夠聞到。香氣在法界當中,是有層次的分別,不一定來自虛空的香味,都是佛菩薩等這些很高的無形發出來的。以前自己在修法念經當中,也常常會聞到香味,而聞到的香味是有分別的,不大一樣。有的香味是比較重的,比較接近於我們燒的普通香的香味,有的香味是檀香,有的香味是清香。有一次我在弘法的時候,一個同門問我說:最近常常聞到一股香味,本來聞到香味是好的,但是有時候會覺得有點怪怪的,因為常常在我不希望聞到的時候會聞到。譬如我在洗澡的時候,香味就出來,我覺得很尷尬,好像周圍有人在看我洗澡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自己是應該要警覺的,不要迷戀於這種香味。因為佛菩薩的香通常一下子就沒有了,作佛事的時候出現香味,會覺得這個來的比較好,因為是經典與修法的力量攝召下來。

  但是如果是日常生活中,身邊總是有一股香味,沒有在修行當中都可以聞到,甚至在洗澡時也會有這種香味,通常是不大妙的。因為這個很容易會讓你迷亂,你的生活除你之外,好像還有一個無形跟在你旁邊,讓你覺到祂的存在,這會造成一種干擾,干擾到你的正常修行,這是違反一般的道理的。不要去理它,否則越理越會出麻煩。

  虛空中有十法界,並不一定很香的就是好的。記得我剛開始修行的時候,對修法和禪定很瘋狂,一有時間就禪定和修法,禪定和睡覺的時候,很多次都會聞到一種很濃的味道,我一聞到這種味道我就告訴自己:蓮花來了,一定是蓮花的香味。後來,我不再去迷它的時候,香味就沒有了。幾年以後一個偶然的機會,我開車去Richmond,又聞到這種味道,原來是Skunk臭鼠。所以說,空氣當中的香,不能一概而論,這個同門聞到香也是很難說,即使是動物,牠也會發出一種香味,也有一些靈界修行到成精的時候,牠也可以放出很特別的香味。譬如狐狸修成狐仙之後,狐仙是專門迷惑男人的,所以一定會散出一種香味。所以說,動物靈有一點本事的都可以散香,精靈想要迷惑人的時候,也會有本事散出香味,也是可以變化迷惑的。

  所以,佛告訴阿難尊者,他們所聞到的香味是大菩薩所散發出來的香味。是否以後遇到香味,就統統認為是大菩薩的香味,並不是這樣的。事實上沒有那麼容易,就會讓你聞到那麼高聖靈的上界的香味,通常聞到的都是人間的香味。譬如剛剛禪定的時候,我一直聞到人間的菜香味,原來是供在壇城上的食物所發出來的。如果拿這種菜香給其他國度去聞,他們一定會認為是外星人來了。因為沒有聞過,所以就會認為很特別。眾香國的菩薩身體所發出的香氣,在娑婆世間沒有人聞過,但是因為是佛講的,是維摩詰居士講的,就是準確的。

  「於是舍利弗語阿難言。我等毛孔。亦出是香。阿難言。此所從來。曰。是長者維摩詰。從眾香國。取佛餘飯。於舍食者。一切毛孔皆香若此。」舍利弗告訴阿難,我們的毛孔也發出了這種香味,阿難問,你們的香味從哪裡來?舍利弗答,是我們吃了長者維摩詰,從眾香國帶回來的香飯的緣故。於是阿難就轉向維摩詰居士,「阿難問維摩詰。是香氣住當久如。」阿難問,這個香氣能保留多久?「維摩詰言。至此飯消。曰。此飯久如當消。曰。此飯勢力至於七日。然後乃消。」維摩詰居士回答,此香氣一直到飯完全消化掉以後才消失。阿難又問,此飯要多久才能消化完?答,七日。可見這個飯不是普通的飯,普通的飯半天就沒有了。但是眾香國的飯,可以維持七日才會消化掉。

  維摩詰居士繼續告訴阿難,「又阿難。若聲聞人。未入正位食此飯者。得入正位。然後乃消。」這個飯不只是可受用七天,還有更大的功用,幫助修行人很快速提升境界。如果是修小乘聲聞的人,還沒有得到初果,他吃了這碗飯以後,一下子就可以登上果位,達到無漏和智慧的解脫。當下破除見惑,即不再受眼睛所看到的色的迷惑。一般見色迷惑的現象是,只知道呆呆地去做,不知道為什麼要去做。證果的人可以達到初步的解脫,不再受到迷惑,而且可以把欲望漏盡。但是初果的人還要經過七次的欲界受胎之後,才能達到真正的解脫。普通的人所有的業都在身上,所以是生生世世都會輪迴再來,因為這裡有他們喜歡的欲望。譬如這一世你與你的羅蜜歐或朱麗葉感情太好,無法達到圓滿,或還不夠,就發誓下一世還要在一起。某一種欲望非常強的時候,下一世就會聚到一起,變成伴侶、好朋友、道伴,同吃一鍋飯,同住一個屋簷下。如果不懂得修行,不懂得提升自己,生生世世都會重複一樣的欲望,永遠沒有結束。

  師尊曾說過,娑婆世間全部都是靠欲望而生存。我們鼻子呼吸出來的全部是欲望之氣,我們受用的也是欲望的結晶;所想、所說、所用全部是欲望。因為太習慣的原因,永遠沒有辦法解脫。譬如我們從出生開始就要學習如何賺錢,因為錢可以滿足我們的欲望,我們想要的東西一定要用錢才可以拿到。佔有的欲望很強的時候,就會產生出一種拼命去賺錢的動機,而且是以賺錢為樂,賺得越多越好,欲望永遠不會滿足。

  我曾問華光功德會青年組的同門,你們最喜歡什麼?她們回答:「賺錢。」我問你們「結不結婚」?她們答:「那個沒有賺錢重要。」現在的年輕人寧願沒有對象,也要去賺錢,這也是欲望強的表現。可見眾生都是很迷糊地過日子,她們的目標一個是要人,找一個最適合的伴侶,能夠一起玩,一起生活;再有就是錢,我覺得這個時代,錢已經被放在NO.1。很多人離婚也都是在爭錢、爭財產,不合就休掉。但是一定要有錢,有錢還是可以過得很快樂。所以說,現代社會是利益至上,金錢已經超過了感情,羅蜜歐與朱麗葉已經沒有了。

  可見,斷除欲望是件很難的事情,而聲聞乘的人就是在修斷除欲望的功夫。這裡講,修了很久還沒有達到果位的人,如果吃了眾香國菩薩的飯,馬上就可以達到正位,這讓修行人很羨慕,不用修得那麼辛苦。前幾天我的不到一歲的小孫女一家人回來,我們在吃飯的時候,她也一直吵著要吃嬰兒的食物,吃完一大瓶之後,看到大人還在吃,她還吵著要吃,胃口那麼大,都是學大人的結果。所以小孩被教出來也是貪吃,看到什麼都往嘴裡塞,這就是與生俱來的欲望。所以說,要修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因為要改變多生多世以來的習性,需要下很大的功夫,還要有很好、很正確的方法。

  接下來維摩詰居士又說「已入正位食此飯者。得心解脫。然後乃消。」得心解脫,即得到聲聞乘最高的果位,所有的見思惑全部斷盡,沒有煩惱,這時香味才沒有。一般聲聞乘的初果,還需要七次受身到欲界天,然後才永遠斷除自身的欲望。所以初果的人只是部分解脫,吃過香飯之後即得全部解脫。

  「若未發大乘意食此飯者。至發意乃消。」大乘行者最重要的就是,一定要發起菩提心,一個修行人如果還沒有發起菩提心,表示他還沒有進入大乘,還沒有達到初住菩薩的果位。我們常常鼓勵大家發心,原因就在此。沒有發起菩提心,表示還沒有進入菩薩道,還在菩薩的十住果位之外,還沒有登上大乘的階梯。維摩詰居士說,吃了這碗飯之後,未發心者很自然就會發起大乘的菩提心,發起菩提心之後,飯的香味才會消失。

  「已發意食此飯者。得無生忍。然後乃消。」本來已經發起大乘菩提心的行者,吃了香飯以後,就進入了菩薩的無生忍地,然後香味才消。無生忍是菩薩初地以上的果位,廣義來說,進入初地以上就是無生忍;狹義來說,是進入七地以上才叫作無生忍。總之,只要登上菩薩十地,就是不退轉的菩薩。

  「已得無生忍食此飯者。至一生補處。然後乃消。」一生補處是菩薩果位的名稱,像彌勒菩薩也是一生補處,就是後補佛的意思,是十地等覺菩薩,等同佛的果位。已得到無生忍的行者吃了這碗飯以後,就可以達到等覺的高地。由此看來,果位越高的行者吃了香飯以後,進步越快。

  維摩詰居士說「譬如有藥。名曰上味。其有服者。身諸毒滅。然後乃消。此飯如是。滅除一切諸煩惱毒。然後乃消。」這個飯好比是上品的藥,最名貴最上等的藥,給身上有毒的人吃了以後,就會把身上的毒一一滅掉,然後藥力才停止。祂說眾香國的飯就像這種藥的作用一樣,可以把眾生的身心一切煩惱毒害全部消除,然後香味乃消。

  「阿難白佛言。未曾有也。世尊。如此香飯。能作佛事。」阿難聽維摩詰居士講完之後,讚嘆說,從來沒有聽說香飯可以作這麼廣大的佛事,真是稀有難得。「佛言。如是如是。阿難。或有佛土。以佛光明而作佛事,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。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。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。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,有以飯食而作佛事。」佛唯一所作的事情,就是度眾生,所以佛事即是救眾生脫離苦海之事。佛說,佛度眾生有很多種方法,其中有的佛土是以佛的光明來作佛事,即發出佛的光明來加持眾生,讓眾生得度。譬如阿彌陀佛發出無量光,整個三千大千世界全部在光明之中。釋迦牟尼佛每次要開法壇的時候,身上也是放出佛光,這種是以光來作佛事。有的佛土是以菩薩來作佛事,以菩薩六度萬行布施、忍辱、持戒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、慈悲喜捨及行願來度眾生。也有的佛土是以佛幻化出來的人去作佛事,如前面講過的維摩詰變化出一個化人代表,去眾香國取香飯。這很像現在講的分靈、分身的意思,佛菩薩可以變化成一個人、一隻鳥來度眾生,不用自己親自去做,像孫悟空一樣,拔一根毛變化一個替身出來。譬如我們常常在夢中夢到師尊、佛菩薩,這些也是佛化出來的形象,祂知道你與哪一尊有緣,祂就化現出哪一尊來度你。

  有的佛土是以菩提樹來作佛事,當年佛陀成道在菩提樹下,我們隨師尊去印度時曾到過菩提樹下,拿回來菩提樹的葉子和果實。那個菩提樹的周圍像一個道場一樣,許多人前去參拜,如同見佛一樣,做五體投地的大禮拜。每一個人到了那裡馬上發起恭敬心,非常虔誠地仰慕佛陀。那菩提樹因為千百年來,有法界的旨令,有護法守護,所以磁場很強,很多人喜歡在菩提樹下念經打坐,所以說菩提樹也可以用來作佛事度眾生。同樣的道場,也有的佛土用佛的衣服和睡覺的寢具,來作佛事,因為佛的所有的東西都不是普通的凡品,都有很大的力量,有護法鬼神在護持守護。譬如我在台灣參加師尊的法會的時候,幫佛堂義標了一幅師尊的墨寶,就是因為它可以作佛事。眾生看到這幅墨寶,就好像看到師尊親自的教化一樣,每次看到這幅墨寶,就多得一次加持,這就是作佛事。還有以飯食來作佛事,譬如眾香國,觀世音菩薩在剛成道時,在村莊裡廣設供養給村裡人去吃飯,村裡的人來吃了以後,就會聽觀世音菩薩開示,這就是現在道場所設的供齋。

  所以我們教導大家說,廟裡的供齋不是普通的吃飯,吃了會生出佛緣,會有智慧聰明,靈性會很輕。如果是吃凡人的飯,吃了會越吃越濁,越吃越重,所以善信來到佛堂,不要想吃了會欠人家的,要想這是佛飯,要歡喜受用。同時捐一些供養給佛堂,感恩回饋,再布施出來。如果有人能夠懂得供齋,更是廣結善緣的善事,因為平時在家裡請客,只是在自己認識的很小的圈子裡。現在因為供齋的原因,很多不熟悉的,甚至是不認識的人,都來吃你做的飯,將來你就會廣結善緣,去到哪裡都有貴人。因為一飯之緣,可能就會在你最危機的時候,用各種形式救到你,這就是因果。

  有一句話說要想抓住一個人的心,首先要抓住這個人的胃。眾生以吃為快樂,做生意也是要吃飯,見面都是要請客。為什麼?方便拉關係,什麼事都好辦。交女朋友,還是要吃飯的,不食人間煙火的,那是假的。可見,用飯來作佛事是很快速的。所以說,作佛事可以用各種方式,食衣住行統統可以作佛事。今天就講到這裡。嗡嘛呢唄咪吽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