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空性體產生出用,發揮出來就是一種思想、一種語言、一種行為,也就是身口意所表達出來的用。以空性為體,啟發出來的身、口、意三方面的行,就是正行、正語和正見。

若見生死性  則無生死

<蓮慈金剛上師2004年8月14日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第149講講經開示>

 各位法師、各位同門師兄姐,大家好!

 我們繼續談《維摩詰所說經》佛道品第八,第98頁。上一堂講到由那羅延菩薩來發表祂的正見,所謂正見,師尊在書中指出,能夠以空性為基礎而產生出一種真理的見解,就叫正見。由空性體產生出用,發揮出來就是一種思想、一種語言、一種行為,也就是身口意所表達出來的用。以空性為體,啟發出來的身、口、意三方面的行,就是正行、正語和正見。那羅延菩薩講祂的正見,世間出世間是兩回事,世間是生死見,出世間是沒有生死的見。世間與出世間看起來是有較量的,事實上,如果將空放進去,世間生死也是空,出世間涅槃也是空,在這當中,沒有入也沒有出,完全是如如的,這才叫作不二法門。也就是說,雖然身在世間,但體悟了空性,則與出世間沒有分別。

  如果一個阿羅漢已經修到了出世間的證量,但是他明白出世間固然是空,世間看起來雖然很複雜,很污染,很不喜歡,事實上也是空。所以阿羅漢明白了涅槃的不二法門以後,就會知道出與不出、入與不入,其實是沒有分別的。世間的吵鬧、爭奪、愛恨,不過是一種因緣假相,是非真實的。能夠在世間就悟到這個道理的人,他在世間也會越活越自在,越活越快樂,不會有很沉重的業力捆綁的覺受出來,當下就能解脫。在出世間也不會一味地執著於空,能夠像菩薩一樣,隨時可以來世間度眾生。他不會考慮很久,我要不要去地獄度眾生?還是先去抽籤問此去吉不吉祥?他不會想這些。因為他完全徹底地證悟不二法門,知道去與不去其實是一樣,這就是下面善意菩薩所要講的意思。

  「善意菩薩曰。生死涅槃為二。若見生死性。則無生死。無縛無解。不然不滅。如是解者。是為入不二法門。」生死與涅槃看起來是兩回事,生死是世間,涅槃是指出世間,如果能夠洞澈生死本身的性質,就會知道生死本身是空的,沒有自性的。既然沒有生死這回事,一切問題都不再成為問題。因為一切化無,所以沒有人綁你,也不需要解開,即不然不滅,不生長出來也不需要滅掉之意。既沒有白業需要增長,也沒有黑業需要消除,沒有任何的東西存在,能夠這樣理解的話,你就進入了不二法門。

  「現見菩薩曰。盡不盡為二。法若究竟。盡若不盡。皆是無盡相。無盡相即是空。空則無有盡不盡相。如是入者。是為入不二法門。」盡是指修行人努力要達到的一種境界,如盡生死、盡煩惱、盡六根的諸漏等等,意思是要把罪業滅盡,把煩惱漏盡,不盡是指不滅掉這些,譬如《心經》中: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」,就是講不二法門。所以現見菩薩說,法性的最究竟是沒有的,你不能說你盡這個法,也不能說不盡這個法,因為它本身沒有盡相,是不存在的,不需要去做任何的事情。法的空性一現出來,兩端的自然就破解,所以說你怎麼樣講,都不是真正的真理。

  接下來普守菩薩也講「我無我為二。我尚不可得。非我何可得。見實性者。不復起二。是為入不二法門。」「我」與「無我」是兩回事,我、眾生、壽者全部是沒有的,是我們硬加上去的假說。譬如今天有這樣一個人,我們說這是我,與我相對的,就是人。其實也沒有我這個人,是幻的,不可以說的,自然也不可以說無我。所以說,我與無我事實上統統一樣,本來就沒有分別。我也是無我,無我也是我,統統都是空,不可說,不可分。所以說佛的理論是講絕對,不落兩邊,沒有矛盾和對立。師尊說,你要證悟,要從無我的境界進去,把自我的執著撥除,到最後你要連無我都沒有,把無我的執著也去除。我與無我這兩個觀念,應用在每一件事上,一天不能融會貫通,一天就不能開悟。

  譬如說我們教導在做事的時候不能自滿,這就是用世間法來實修。很多人認為修行就是只修法,其他的什麼事都不做,這個觀念就不是不二法門。因為他還執著於有修法與沒有修法,執著於世間與出世間。師尊常常說,工作就是修行,就是這個道理。有人說我不要做事,我不要出去玩,我要在道場修法,做事、娛樂是浪費時間的。這種說法看起來是走出世間的路,但是往往說這種話的人,最後反而是進入了世間。還有一種人是修入世間法,只知道發菩提心修菩提行,但是發心到最後,還是出問題。所以說,入世與出世是很難講的,無論是做世間事,還是出世間事,只要不空,要墮落還是要墮落,無論選擇哪一樣,還是在生死當中,一樣輪迴。無論打的是什麼旗號,蓋大廟、做大功德,只要不能悟入空性,將來這個廟就是葬身的墳墓,還是在生死當中,還是有縛有解。

  所以說,在世間,無論現出什麼相,出家相還是在家相,無論做的是佛事,還是俗事,都要進入空性的正見,否則統統是錯的,所說皆錯,所做非正,所想皆偏,每一世都是在生與死中掙扎,永遠都不能開悟。其實開悟並不一定要做很大的事業,在道場中的每一件事,都可以讓你開悟,如掃地、煮飯、洗廁所、照像、寫報導等等這些事情,是世間法,也是出世間法,是有我,也是無我,從每一件事當中都可以修出開悟。譬如我們道場最近常在應付鳥的災難,道場的房頂經常聚集一大群鳥,叫得很大聲,而且還生了兩個小鳥,日也吵,夜也吵,法師上去清理時,所有的大鳥都來攻擊他們,場面很像是消防車的警報,幾里地之外,都能聽到鳥的求救聲。這個時候,法師先是用菩薩的方式,安撫這對小鳥,抱起小鳥的時候,小鳥因為害怕,將卡在食道當中的大塊食物吐了出來,反而因禍得福。然後法師將小鳥放在紙箱中,移到另一個地方,並沒有把它們丟掉或殺死,大鳥們看到小鳥沒事,虛驚一場,整個虛空又恢復了平靜。

  所以說,這件事就是要讓你施展菩薩道的精神,首先不可以殺生,也不可以虐待,同時還要去除害怕凶猛大鳥攻擊的畏懼心。如果能用佛法的思想去對待,一切所想都是幻,怕也是一種幻,能把這個道理想出來的時候,就不會有害怕。但是不怕也不能去害人,認為一切皆空,所以把小鳥抓來直接丟進垃圾箱,這也是不對的。空性是無我,但是還要有菩薩的慈悲憐憫,要有菩薩的利他妙行,所以還要去安撫小鳥,讓它們有另一個家。所以說,日常生活的任何一件事,都是佛法的實踐。給你一個任務,你就由這個任務,增長你的智慧,由這個任務去解開個人的和智慧的障礙。也就是說,我障和智障就是要從一件很小的世間的事情上,去達到出世間的開悟,再由出世間與世間去圓融,變成空跟有雙運,這樣你才能夠轉法輪、成為一個大乘菩薩,才能夠度眾生。這就是《維摩詰經》所教的,由菩薩乘進入佛乘,這是很重要的。

  如果今天打著做菩提事業的名義,越做貪瞋癡越重,沒有做沒有修之前,貪、瞋、癡還沒有這麼多,現在越做越修顯露的越多,越修越執著,這就是不能實用佛法的現象。修行就是要應用,將道理實踐在事情上。懂得運用佛法的人,這一生才有辦法成就。不懂得應用的讀死書,只是考試一百分,出去就零分,這樣的人給他的權力越大、工作越多,他的貪、瞋、癡所熏修出來的就越臭,就是因為不能應用所修習的佛法之故。所以說,對於這種越做面目越差、越壞的人,表示這件事情是不堪的,不能承受這個工作,給你任務反而是害了你。所以有時候會讓你停止,讓你有時間好好去修。否則,再讓你做下去,你完全沒有時間回頭,是非常可惜的。智慧不夠的時候,即使聽到講《維摩詰經》,不懂還是不懂,似懂非懂的現象,是遇到事情的時候,還是不能應用。可見,應用佛法是很困難的一件事,需要有智力、慧力和斷力,還要能夠捨棄一切自己想要爭取的、虛幻的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等等的東西,你才有辦法應用這個法門。虛榮心要去除,權利欲望要去除,財、色統統要放一邊,才能有這個智慧接受空性。

  所以說,應用的困難就難在這一點,要將自己偏見之山移到一邊。否則,這座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之山擋在自己面前,別人說什麼道理出來,你統統不懂,等於是對牛彈琴。如果是一個準備開悟的人,你講什麼他都會聽,只要是利益眾生的,他一定聽得下去,而不會有我的執著。譬如我在道場教人做法務,同時要求會的人也要教會其他人時,沒有一個人做得到。這就是眾生的習性。記得我們在上學的時候,班級裡學習成績好的學生,就會被任命為班長、小組長,負責代替老師教導不會的同學。那個時候,學習不好的同學,不能完成作業,統統被罰的樣子,我們看了很可憐,都想教會他們。從小的教育就是這樣教導,會的要教不會的,尤其是為人師表的人。所以肯學習的人來到道場,我用幾年的時間來教導,教會了之後,希望他們能將自己學到的,再去教會新來的道伴,但是卻沒有人能做到。有的人是別人問才教,不問就不教,而且只要教了新來的人之後,自己從此就不做,全部交給新人去做,變得自大起來。還有的人在教新來的人時,好像後母一樣虐待,沒有耐心,理由是新人太笨,教他們還不如自己做比較快。最後他們的理由是這些人是教不會的。這樣一件小事,最後也沒有辦法完成。

  但是當初他們來到道場,不論是什麼樣的條件,我都能把他們教會。我用的就是耐心,慢慢教,慢慢磨,每一個人對我來說,都是很有用的,全部都是人才。但是到了別人手上,一個也教不出,十個還是教不出來,最後只有他一個人能做,結果是做得半死,精神錯亂,身體吃不消,最後事情還是做得亂七八糟。所以說,在世間做任何一件事情,千萬不能用世俗的一套去做;用世俗的方法去做,就是世俗人。只有用出世間的方法把自己空掉,只有無我才不會傲慢,也不會瞧不起別人、沒有耐心,不能心胸寬大地去做事,不只這一世無路可走,將來還是死路一條。所以說修行世間法,要一再地告訴自己這是空的,給你做什麼,你才不會握得太死。「佛道品」講不要執著兩端,意思即是不要執著,執著於有就是世俗,沒有辦法出離;執著無,就會進入頑空,充其量只是自了漢。所以菩薩要成佛,一定要進入不二法門,由不二法門才能真正得到證量。嗡嘛呢唄咪吽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