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,就是要守戒,沒有不守戒可以成就的。佛陀說的每一部經典都一定是有戒體的。修行一定要從戒體去修,沒有其他的路;放蕩、放逸是絕對修不成的。菩薩是永遠在守戒當中的,修禪定就是在守戒。

甘露法之食  解脫味為漿

<蓮慈金剛上師2003年9月11日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第127講講經開示>

 頂禮根本上師蓮生活佛,南摩虛空藏菩薩及壇城諸尊。

  各位法師、各位同門師兄姐,大家午安!

  我們今天要繼續談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的第91頁,倒數第五行。維摩詰居士讚頌大菩薩摩訶薩,是以「甘露法之食。解脫味為漿。」祂們所吃的,跟一般的眾生不一樣,是吃法食,以法為食,甘露法就是像甘露一樣清甜的法。

  「解脫味為漿。」漿就是飲料。祂喝的就是具有解脫法味的飲料。菩薩禪定功深,已經達到最高的禪定成就,所以祂在禪定當中,就能夠不食人間煙火,不會饑渴。維持祂生命的就是這個法味、法食,喝的就是這個解脫飲料。祂因為解脫了,所以不饑也不渴。

  這是有成就者以修行過程來證明的。兩年前我們講述密勒日巴祖師的生平,在密勒日巴的故事當中,祂就是不吃人間的食物。祂可以在荒山野地裡,整個月都不吃不喝,人家給祂小小的一點點的供養,祂都完全不需要的。吃了大半年,還在那裡。這證明禪定的修行人、瑜伽士和菩薩,祂們根本就是以喝甘露、吃法味來維生。

  禪定的時候,行者身體的機能會起變化。當你禪定很深,全身達到了最大的安止時,在不動當中,清耗的熱量就特別的少,微乎其微,而呼吸也是若有若無的。呼吸小,代表新陳代謝比較緩慢,脈博、心跳各方面都不會像普通人,需要那麼大的能量去維持。因為他是完全靜止的,呼吸就像龜息一樣若有若無,這樣他身上的養分,就可以維持得比平常人久。

  「淨心以澡浴。戒品為塗香。」菩薩也不用像我們世俗人一樣,用香浴、香皂去洗澡。早期肥皂是沒有香味的,香皂剛出來的時候,哇!很稀奇,很珍貴,而且要經濟稍為好一點的才用得起香皂。不管你出身多麼尊貴,身體流汗只要半天不洗澡就發臭,境界越低就越臭。

  菩薩根本就不用這種方法洗澡,因為祂的心很清淨,祂身上永遠是清香的。祂身上這個香味是從哪裡發出來的呢?這個香味是因為祂守戒品產生的,祂守所有的大戒、小戒、重戒、輕戒。祂的戒品圓滿無缺,身上自然就會發出芬芳的香氣。這是修行人得道的現象。

  對祂們來說,在壇城修法就等於是在洗澡。因為祂們用宇宙諸佛菩薩的法流來沐浴,灌頂也是等於洗澡。那是妙不可言啊!最好的洗澡,是洗你的內在。把你的內在用甘露、法乳不斷地灌注,就是最好的清潔,從你的心裡頭,清淨到外頭。

  前人的書裡有講,品德很好的人修練到很謙虛,心胸就能包含萬物,自然會發出一種光,就是靄靄內涵光。這時,你不用炫耀,修養修得好,自然會發出內在光。修行的人長期的誦經、修法、持咒,身上也會透出一種香味。

  那佛菩薩又是怎樣修到這種境界呢?祂們是累世累劫修來的。現在我們修真佛密法,是可以即身成佛的。修持密法讓全身的細胞都充滿了能量,這個能量就是宇宙的法流。宇宙的氣,灌注到行者全身每一個細胞,細胞裡的雜質、污穢的東西就會被擠出來。然後存留下來的就是精華,就是光。這個光能夠殺死所有的細菌,排除所有的業障。修到最後,你就是一個光體。當你密法成就之後,你對所有的色聲香味觸法就會絕緣,不會受污染。精氣神充足又不受污染,這是菩薩的境界。

  這本經典就是在講菩薩行,行者如果下苦功去修密法,就可以即身證得菩薩的果位。很多密教的成就者,都是這樣子修出來的。我們的師尊、師尊的上師、師公,都是這樣。這是很特異、很奇妙,不同於凡人。

  修行,就是要守戒,沒有不守戒可以成就的。佛陀說的每一部經典都一定是有戒體的。修行一定要從戒體去修,沒有其他的路;放蕩、放逸是絕對修不成的。菩薩是永遠在守戒當中的,修禪定就是在守戒。

  師尊《小詩篇篇》這本書裡,「認識自信」這篇文章講,你要時時看住你的念頭,不要讓它亂動亂跑,要將它鎖住,這就是守戒。守什麼戒?守意識、意念的戒,這是最難的功夫。身體要如何,路要怎麼走,眼睛怎麼看,吃飯要有什麼威儀,行、住、坐、臥等等,這些都是外戒,真正難的是內在的戒。所謂的戒品,是內在徹底的清淨。內在徹底地守戒,心才能夠淨。內在守不了戒,心是亂的,徒有其表。戒品,是能夠守戒守到出香味!不是守外在的戒,而是守內心的戒律,才可以透出法身的香味出來。

  通常顯教教導眾生的戒,都是講外在的戒。所以他們眼睛看的就是:啊!你吃肉?野和尚!你吃素?哇!你是真正的和尚。他們只看你的外表。很多顯教行者終身吃素,仍然得了心臟病、膽固醇等等這些吃葷會得的毛病。為什麼?因為他表面上守這個離戒,但是裡頭守不住。他發這種病,就表示他這個戒守得有一點問題。

  我們密宗雖然也從外法修起,就是從外在的這些儀式、威儀開始修起,但是到最後,這個戒也要戒到心裡去。所以師尊就講,你要守住你的意念,鎖住它,不要讓它亂動,這個就是守內心的戒。這樣子修下去,你才能夠達到清淨的果位。不然,離成就遙遙無期。

  當眾生的心沒有清淨,他的戒沒有能夠進到內在的時候,你管外相是沒有用的。你管眾生的外相,就等於跟眾生的貪、瞋、癡、疑、慢捉迷藏,管得了一時,管不了永遠。除非行者自己內心願意,每天告訴自己,一定要守這一條。不然,他一會又變一個樣子出來犯戒。

  所以戒品要守,是一個大學問。行者一定要下功夫,自己認同,「我今天是修什麼,已經修成了嗎?我的心是不是修清淨了呢?」出家眾更是自己下了很大的決心,才走出家修行這條路的。如果自己都解脫不了,如何幫眾生解脫呢?不守戒,絕對無法修成的。所以,修行就難在你真要能夠守住這顆心,不放逸,不讓惡的這一面戰勝好的這一面。    

  所以底下就講了,你要能夠「摧滅煩惱賊。勇健無能踰。」菩薩能夠摧滅煩惱賊。這個煩惱賊不是普通的煩惱,是八萬四千煩惱,是很多很多的煩惱啊!你求什麼得不到,就煩惱了。五陰盛、生老病死、鬼、怪、惡魔的煩惱,毒蛇猛獸等等太多了。現代人怕得更多了,意外傷亡啊!「九一一」啊!今天出門不利啊!等等。凡夫不修行,眼睛一睜開就是煩惱,有沒有人愛啦!美不美啊!老闆喜不喜歡,白髮長出來啦!掉頭髮啦!長瘤子啦!種種都是煩惱。

  佛菩薩就是有祂的勇氣、勇健,因為祂非常的勇猛,能夠超越這些煩惱,把它徹底地摧滅、消除。所以修行要能夠成就,就一定要有大丈夫的氣魄,說斷能斷,說走就走,超越掉這些煩惱。菩薩可以超越,因為祂守戒,祂有力量破煩惱賊。

  「降伏四種魔。」所有的魔事,祂都可以降伏。五陰魔、煩惱魔、天魔、死魔,祂都不怕。祂完全無畏的時候,這些魔軍,統統都會消失的,自然就無法障礙祂。然後,「勝旛建道場」,祂才能夠摯起這正義的旗子,去建立一方的道場。

  行者要有降魔的能力,有摧滅煩惱的能力,有守戒的能力,還有永遠勇猛不止,這樣子的修行人,才能勝大任、成大事,才能夠舉著這個殊勝的旗子,插在利益眾生的道場上,才能夠廣開山門,接引眾生,度化眾生。嗡嘛呢唄咪吽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