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。是菩薩行。」菩薩在三界裡度眾生,如果不能秉持法性空的道理,就會跟著眾生一起墮落。所以說一個菩薩,要在三界中行法,必然要知道正偏知才不會受到牽累、污染,這是一個做菩薩的人他應該要注意的事情。

n-008-02

n-008a-03

蓮慈上師生活禪手機美編攝影之十一(聖誕節到了!聖人來了!)

不二法門是菩薩行

<蓮慈金剛上師2002年9月19日《維摩詰所說經》第七十四講講經開示>

今天我們繼續講《維摩詰經》「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」,第63頁第三行。維摩詰居士講解何為菩薩行。講到菩薩行,我們就知道祂是在分別菩薩跟聲聞緣覺。因為當年修行有分為小乘和大乘,菩薩的修行功夫跟小乘的聲聞緣覺是完全不同的,所以祂在這裡講的就是菩薩的修行。「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。是菩薩行。」菩薩在三界裡度眾生,行三界就是菩薩在三界來來往往行法,三界是指欲界、色界跟無色界。法性就是佛陀講的空性,因為三界中的眾生,都是智慧有障礙的,所以菩薩在三界裡行道,如果不能秉持法性空的道理,就會跟著眾生一起墮落。所以說一個菩薩,要在三界中行法,必然要知道正偏知才不會受到牽累、污染,這是一個做菩薩的人他應該要注意的事情。

  「雖行於空。而殖眾德本。是菩薩行。」既然菩薩已經證悟了空性,也在空當中能夠安住。但是還是要增長自己的德本。德本就是福德,菩薩雖然知道法界一切皆空,但是為了要度眾生的緣故,還是願意不住於空而去行三界。菩薩在度眾生的過程中,自然就會增長德性,所以說功德由祂的度眾生的慈悲心的關係而得到不斷的增加,福德與智慧兼具,這就是菩薩做的事情。如果行者只是證入空性智慧而沒有做功德,那麼就會進入聲聞乘,不能叫作菩薩。所以說,菩薩是不住於空,雖然知道空,也證悟空,但是也不一味地住在空或不空當中,住於空與不空之間的法門,就是不二法門。既不執著於空,也不執著於不空,所以叫作「不二法門」。空與不空在祂來說都是沒有分別的,可以看出菩薩的境界高出了小乘,菩薩就是能夠掌握住這個原則,才在三界中行道。

n-008n-008-01蓮慈上師生活禪手機美編攝影之十一(聖誕節到了!聖人來了!)

  「雖行無相。而度眾生。是菩薩行。」菩薩是依著禪定的三三昧來修行的,三三昧就是空、無相跟無住。菩薩雖然度眾生,度了千百億萬眾生,甚至把所有的眾生統統度盡,但是絕對不著度眾生之相,就是無相。祂有度眾生,等於沒有度眾生,這是依照《金剛經》的無相法門來做的。《金剛經》裡佛陀講,雖然度盡眾生,但是無一個眾生得度者,沒有一個眾生你去度他,這就是無相的度生法門。菩薩做的就是行無相度生,因為菩薩完全明白眾生是一個幻相,如果執著於度眾生,就是跟眾生一樣著這個幻相。雖然把所有的眾生都超拔出來,事實上本來就沒有眾生的,本來就沒有眾生要度的,這只是一時幻化之相而已。所以才說度眾生,等於沒有度眾生,有功德,等於沒有功德。那麼菩薩為什麼要做這個度眾生的事情呢?因為事實上這是一個因緣,眾生是因為因緣而生,譬如說師尊度了數以百萬的眾生,但是師尊說,沒有一個眾生是祂度的,祂不會居在法王的高位來永遠接受眾生的膜拜,永遠擁有祂的弟子。祂還是來去自由,因為祂明白度眾生無非就是一個因緣,而這個因緣也是空的,所以有度也等於沒有度,這就是菩薩明白的道理,所謂行無相度眾生。

  「雖行無作。而現受身。是菩薩行。」無作的意思就是他行的是無生的法門,無作就是無生。「雖行無作」講的是無,「而現受身」講的是受,受身就是五陰假合之身。為什麼無作還要現五陰之身,因為要到三界來一定要有受身,不能空空的沒有形體,用一個法身來度眾生,菩薩要進入三界度三界的眾生必然要受後有之身,生出這個身體出來。無作和受身,事實上一個是聖諦,一個是俗諦,這兩個看起來是矛盾的。雖然你看祂像一個世俗凡夫的身體,但是,祂的內在已經悟入無生法門,所以祂是清淨無染,不會墮落的。佛經記載,證到初地的菩薩才能夠做這種菩薩行,如果沒有證到初地菩薩,還是在三界當中,還是會受到三界的污染,所以還要很努力很小心地去做。

n-008-04蓮慈上師生活禪手機美編攝影之十一(聖誕節到了!聖人來了!)

  一般人還沒有登地之前,只是菩薩的一個因位,還不能講他已經證入空性,也不能講他完全不會著相,也不能講他是無為而為,他還是有很多的障礙存在,還有很多很多要努力的事情,要擺脫要超越的事情。菩薩的果位,至少要能進入空性,能夠明白空性的道理,能夠空四相,能夠證得無生法忍、無生無滅才能證得的。所以理論上會講這種道理,但是實際上你還要去實修實證,才能登上菩薩不退轉的果地。實修就是你要行六度萬行的工夫,你要很努力的去持戒,很努力的去布施、去忍辱、禪定、般若,要精進不已,那麼天長地久,有一天,你的業障盡了,果報成熟,你就能夠登不退轉之地,這就是修行人每天努力的目標。那你現在還會退轉,也不用氣餒,因為本來就會退轉,本來就還沒有堅固,所以還是在上上下下,反反覆覆,還是在無常當中。比如說我們小小的一個人,就像大氣當中的一粒灰塵一樣,氣怎麼走你就跟著飄,氣往東你就往東,你就在大氣中飄飄蕩蕩,完全不能自主,這就是眾生的一個現象。就像太空中一個失去掌握的太空船,它一旦失靈以後,是在太空中亂飄的,永遠回不了它所來的地方,眾生也是這樣,回不了源頭,完全迷失了方向,不知道要去那裡。在你有這個肉體的時候,你會知道肚子餓了要回家吃飯,睏了有一個床可以睡覺,但是一旦你這個肉體不見了,靈魂出來的時候,你就變成無家可歸的流浪漢,沒有了那個暫時的軀殼,這個中陰身就在大氣中飄來飄去,飄的過程中會碰到很多奇奇怪怪的不好的東西,一害怕祂就會到處亂跑,也可以跑到黑暗的地方去。所以說,人要有一個依止的目標,在中陰身出來的時候,才不會叫天天不應,叫地地不靈。

  平日沒有這方面的訓練,事到臨頭就會找不到目標。例如《真佛報》因車禍過世的孟主編,不管在生的時候多麼精明能幹,頭腦多麼清楚,但是車禍一撞下去,他的靈魂就昏了。通常意外死亡的人,他的靈魂都是嚇昏的,他不知道要去哪裡。所以民間都要請道士到出事的現場去招魂。當他的靈魂清醒過來,就會回來生前熟悉的環境。就像孟主編經加持後,靈魂還會回來《真佛報》的大樓,他想起來還有一個報告書才寫了一半,這一期的報紙也只做了一半,於是他開始著急,心裡放不下,要回來做,但是卻沒有辦法做了。他也會想到老婆和兒子,他最關心的相依為命的家人,想要照顧他們卻又無能為力。當時我可以感覺到他很著急的心情,就一直祈請佛菩薩加持他和他的家人不要傷心、不要慌亂。所以他的家人去到警察局的時候才能很鎮定。

n-008-06蓮慈上師生活禪手機美編攝影之十一(聖誕節到了!聖人來了!)

  一般人如果遇到先生發生這種意外,去到警察局一定是呼天搶地,什麼話也講不清楚。警察先生說,他們很理智,這是他所看過的家屬中最安定的兩個人。雖然他不學佛,但是他做佛報,也等於是在殖德本,這樣的因緣使他增加了很多佛緣,種下了很多的資糧。所以才能在過世時遇到貴人幫助。他每天工作就是寫和修改那些道理,雖然也懂得很多佛陀的道理,但是他沒有去皈依沒有實修,只是當做一種學問來研究,還沒有時間讓他的佛緣成熟就走了。

  所以,修行是要下工夫的,光是做學問是不能自主的。在世的時候,不能自主;去世了,更不能自主。因為去世以後,靈體出來,黑茫茫的一片,看不到人,也沒有聲音,整個世界只有你一個人,很恐怖的。你如果沒有實修,靈體是慌亂的,很容易就跟著壞人走,如果是碰到你去世的家人,你根本就忘記他們已經是死的,就胡亂跟著他們去輪迴了。

  所以,在三界行道一定要先能自主,自主才不會有染,自主才不會墮落。師尊說:「會飛的鳥,牠已經會飛了,就絕不會栽下來。」嗡嘛呢唄咪吽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