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清無濁 不雜汙泥
<蓮慈金剛上師2011年4月23日《瑤池金母收圓寶懺》第40講講經開示>
頂禮壇城根本上師蓮生佛、密教歷代祖師,頂禮法會主尊南無大準提佛母、壇城上師三寶。各位法師、助教、同門師兄姐大家吉祥。
今天我們要講《瑤池金母收圓寶懺》的最後一品,第八品。大家看這個經文。這一品叫作「了空品」。看這個經意,了就是了悟,我們要了悟這個空性。所以,回想起來,我們師尊、密教是不是也朝著空性這方面去證悟?《瑤池金母收圓寶懺》講了總共是八品,前頭都是告訴大家修道的重要,要如何下手,用怎麼樣的方式去清淨自己,最後還是來到這一品,空品。所以,佛教、道教講的都是要證悟空性。
那我們看下去這個內文:「泉清無濁。不雜汙泥。」這是以外境來描述、比喻,因為眾生不曉得什麼是空,他沒有辦法想像,光講空空空空,哪裡知道?所以祂要用一些環境上的比喻、自然界的比喻。你看過清淨的泉水嗎?這個泉水看了讓我們身心都很清淨,好像可以消除我們所有的汙垢的感覺,馬上身心打開,覺得跟這個清淨的泉水融在一起。你甚至想跳進去,是不是有這種衝動?想喝幾口這個泉水,為什麼會這樣呢?因為它無濁,不雜汙泥,沒有一絲一毫髒的泥土在裡面,全部是從源頭直接下來的,非常的清淨。所以祂用這個清泉來描寫清淨的意思。所以你要「了空」,一定要認識清淨,什麼是汙濁,什麼是清淨。
接下來,由外面的環境祂又開始講到內心了。祂說:「心靜了空。未生妄想。」如何能讓你的心也沉澱下來呢?也就是這些妄想,等於是外面的汙泥。你妄想太多,就汙濁了,汙染了你整個人。所以妄想不生的話,心就會靜下來,就能夠進入空性了。所以它這個是一種借鏡,來教導你如何入空。
底下繼續講:「色相之由來。意未了焉。」祂說一切外面的色之相,為什麼會有種種的這些六塵、六色產生呢?是因為你的意念。意未了是說你的意念沒有達到究竟。你的意念不清淨,所以你沒有辦法把這個意念障礙消除,你會看到種種的色相而去執著它了。「情緣之有著。心難空矣。」因為意未盡,你就著相。那凡是有這個緣分,你就著緣分的相。情緣之有著,因為你認為有,有相,緣分就生了。那麼你像一生出來,就附著在上頭,就著相了,心就不空了。有人說:「我做了惡夢。」睡覺當中的夢境也是一種意識跟外相的緣分產生,睡覺的時候你的意識還在作用的。那麼意識作用的時候,忽然有這個無形的東西進入你的夢境,就成夢,而自己不知是夢。那麼看到好的你開心,心也是不空。看到不好的,你恐怖,這個心更是不空。
所以,修行有很多的死角,要轉出來的。那麼「真性參禪,春來有腳。」你真正的真性是如何提煉出來的?是用參禪,參這個禪理跟禪定。「春來有腳」,就是會有春的訊息的意思,從這個春天的腳步聲,你體會到春天的到來。這個春代表的就是你的真性。你每天努力的去參禪,真性的足音就會慢慢的出現。
「虛懷求道。雲出無心。」人啊,一定要虛懷若谷,就是說你的心胸很謙虛,它能夠空,能空才能謙虛。不空,就是滿,滿呢,絕對不謙虛。所以,求道一定要空你的心懷。什麼叫「雲出無心」?就是說一片天空當中,這個雲都是很自然地出來的。自然產生這藍天白雲這種美妙的天空景象,都是因為無心出來的。有心,不會產生這種自然美妙的景象。所以說,我們人求道,也要模仿、學習自然界的意思。以無心來求道。你知道,佛教的三法印,一個是空,一個是無相,一個是無作。無作是不刻意去造作。修佛、修道都是一樣的條件。要無心、自然,才能夠入道和成道。
「梅占花魁。先蓄一陽春氣。」這個比喻是用梅花來比喻。我們知道自然界的梅花是屬於花魁的,是花中的花后,是人家選美的第一名叫作花魁。為什麼梅花能夠的排名前面呢?是因為它在早春的時,它把整個陽春的精氣先吸到它自己的根部,儲蓄根裡頭,等到春暖開花的季節到來時,它就一舉長出最漂亮的梅花。祂是用花的生長來教導我們怎麼修煉、成道。
「菊超卉末。早藏三伏秋精。」那菊花也是超乎一般花草,很耐的。因為它早早的就藏伏秋天的精華。所以它能夠在秋天大大的開放。那麼底下的描述,越來越接近我們修道的狀況。「內空無物。故金鐘叩而能響。」同樣的道理,用金、銅去做的鐘,很漂亮的、閃亮的鐘,為什麼叩下去會響得很大聲呢?你看這個寺廟的鐘,是不是響得很大聲?你看過堂上面的鐘嗎?是不是時間到了,它就敲到整個地區都聽得到?為什麼它能夠叩,能夠響?是因為這個鐘裡頭是空的。這也是在比喻我們修行的境界。越能夠悟入空性,我們將來的成就就越大的意思。
「外淨絕塵。則玉鏡懸而自明。」祂再來用鏡子來比喻修行。如果外面的環境能夠把灰塵去除的話,絕塵就是絕掉灰塵的足跡,把它統統清掉的話,那麼這個鏡子,它掛在那邊,就常常會有光明。如果你外面的環境是很汙濁的,譬如說把你的鏡子掛在蓋房子、拆房子的地方,你說那個鏡子會明嗎?一定是不明的。
「虛形等於鏡花水月。」祂說我們虛有的外表,叫作虛形。我們的形體是虛有的,是幻有的。等於是鏡花水月。鏡子裡的花你拿不到,水中的月亮,也是抓不到。所以一切的相是虛設的,是虛有的,等於鏡花和水月一樣。師尊有講了:太陽餅中有沒有太陽啊?月餅裡有沒有月亮啊?(眾答:沒有。)是啊!同樣的道理,它只是一個虛相。太陽代表的是真性,月亮代表的也是光明。月餅裡頭沒有這個東西。
祂說:「實性同乎玉露金盤。」真實的性才是「玉露金盤」啊!才是最珍貴的甘露!真金做成的盤子啊!祂是這樣比喻。一切講來講去,形容來形容去,都是在講無跟有這兩方面,祂用比喻來讓你慢慢的悟,慢慢的想。引導你願意朝著空性的方向去思維,不會老是執著,見相著相。
底下祂繼續說了:「空谷傳聲。自是虛無之故。」你們有沒有去到山裡啊?山谷裡,你如果在那裡叫,「哇」,對面就會聽到回音。我們小時候,都去鄉下爬山,在山上就學泰山叫:「歐ㄟ歐~」。然後那邊就「歐ㄟ歐」回來了。因為山谷是很空曠的,所以空谷會傳聲。祂這裡全部講的是空的意境。如果你唸了這一品以後,再去做藝術家的話,我相信畫出來的東西會比較有靈性呢!師佛鼓勵修行人要多多接觸自然是這個道理。要不然那些修道的人為什麼要去住在空無人居的高山頂啊?道家的廟都在高山上,大陸頂尖的廟都在絕無人煙的高山上,就是要斷除塵緣啊!接近大自然的山川之氣,煉丹才易成。所以還是要斷塵緣,心才會清,才會淨。所以,修行還是要選擇出塵,出離,去清淨的環境才有辦法修。
底下祂講:「寒潭印月。豈非定止之由。」潭已經很寂寞了,還要一個寒字,冷死啦!(笑)但是祂說,潭很寒,冬天的潭水,可以印出明月出來的。冬天的潭是最安靜的,因為沒有春風去吹它。春風吹它會有漣漪,這代表心境不定。所以一定要是冬天的潭水,沒有風吹了,它定在那裡,可以印月亮。「豈非定止之由」,祂說,寒潭難道不是因為它能夠大定,安止,才能夠印到月亮嗎?要不然印出來的月亮也是破的,歪的,變形的。這都是用自然界來象徵,我們的心境。
藉著自然環境,跟我們修行心境的巧妙比喻,讓大家朝清淨的、空無的、虛無的境界去融入。嗡嘛呢唄咪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