鶴首通關 平衡優美
二千年四月一日,蓮慈上師在華光學院第二期金母功初級班,再教新招「鶴首通關」。
蓮慈上師先示範一遍,然後解說。這招式要用單腿獨立,練腿的力量,練平衡,很像仙鶴。兩手往頭頂一點的時候,整個氣提起,通關,氣入中脈。
「鶴首通關」分解動作:
第一部份站姿
(一)鶴首丹鼎
1.站姿,左腿金雞獨立,右腿屈膝,右腳掌貼住左膝,完全是站獨腳樁。眼睛看著正前方,定在前方,令樁不動搖。
2.兩手抬起,手臂略直,在頭頂上方合掌。手提氣提,穩住固定於頭頂,再翻掌,手背相觸,隨即從兩旁放下兩手,呼氣。兩手於丹田處合掌向上舉,吸氣,兩臂伸直高舉過頭,再翻掌而下,呼氣。再合掌向上,吸氣。重複做三回,最好腿都不放下,穩住椿。
3.再換腿做,腿起手起,合掌,翻掌,放,上,合,放。呼吸要調平。
(二)鶴首日月
1、站姿同(一),兩手於頭頂上方合掌,將右手掌變拳,與左掌心相合,然後右拳由前往後繞360度,右拳放下時呼氣,繞到後面時拳變掌,回頂吸氣,此時左手掌變拳,與右手掌相合,手放時眼睛順勢隨著手由上往下看。
2、左手拳由前往後繞一圈,要訣同1。
3、左右手重複做三回,然後換腿做。
第二部份跪姿
1、單腿跪姿,左膝跪地,左大腿豎立,右膝成九十度與地面垂直,臀部離地,身體挺直。調息,讓跪姿平穩。
2、做鶴首丹鼎,要訣同(一)。
3、做鶴首日月,要訣同(二)。
4、最後要收掌時,雙手在頭頂相合,然後翻掌,兩手握拳從兩旁放下,再以肘為圓心,兩手拳變掌,掌心向上,由中間向外繞半圈,然後翻掌,掌心向下,兩手相合於膝蓋,氣沈丹田。
上師問大家,做了「鶴首通關」的招式,有沒有覺得很舒服,全身發熱?這就是氣動通脈之象。手在回頂時手腕輕柔的繞一圈,順氣而動,既舒暢又柔美。慢慢作,效果非常好。
「鶴首通關」(一)
2004年10月2日上午十時半,華光學院的活動大廳裡,出現了一批新的面孔,今天,是「真佛金母功」新班開課的日子,新舊學員興高采烈地聚在一起,跟隨蓮慈上師學習初級班新招「鶴首通關」。
上師介紹說:「今天早上起床時,感覺外界的氣場比較沉重,因為練功的人通常會比較敏感,所以覺得好像身體也很重,心中有雜念生出,於是趕緊收攝心神,做了 幾招拉筋的動作,這樣一做,果然頭腦馬上變得清爽起來,氣通心情亦通暢。此時突然更近一步地體會到,心氣原來是合一的,氣亂心就亂,氣不通時,心一定打 結,反之,如果心打結,證明氣還沒有通。所以,大家在練功的時候,心氣要專注、平和,這是道家千古不變的養生秘訣。」
上師繼續說:「今天教授的新招『鶴首通關』」,又是一個與鶴有關的招式。記得有一次在海邊晨跑,突然看到兩隻相距很遠的鶴,像人一樣全身拉直、雙翅展開站 在岩石上,面向太陽升起的方向,久久靜立不動。原來,牠們是在聚光採能量。難怪金母功的招式中,經常有模仿鶴的動作,因為鶴是養生修練方面的專家啊!」
「而且,這兩隻鶴看起來一個雄姿英挺,一個含蓄略收,顯然是一公一母一對夫婦。各自獨立修煉,又互相照應,這是靈性高的動物的一個特性。所以,自古道家修煉,皆主張清心寡欲,是有一定道理的。」
上師指出:這招「鶴首通關」的特點是動作要柔,呼吸要細、慢、長。首先,預備式雙腿打開與地面成三角形,腳尖向外成45度,雙手交疊輕按膝蓋。吸氣入丹 田,同時單向向外從下向上劃弧,劃到頭頂時開始,然後掌心向上沿中線慢慢放下、呼氣。要訣是全身儘量放鬆,心態調到一種很輕的法喜狀態,慢慢的呼吸,柔柔 的動作。
上師說:「長期訓練這樣的心氣的功夫,慢慢的氣脈通暢,心境打開,人的樣貌隨之也會改變,即是所謂的『相由心生』的道理。」
「練功的人,每天練氣,體內的清氣一直在開發狀態,濁氣不斷吐出,身體的機能常常更新,所以,普通人的時間是向前走的,而真正練氣的瑜伽士,時間是向後走的,每天不斷地在吸能量,來抵抗自然界的老化現象。越活越年輕,越活越人健康,就是這個道理。」
這即是「返老還童」現象。
「鶴首通關」(二)
2004年10月9日星期六上午十時半,淡藍的天空掛著一絲絲的雲絮,襯托著大地亦顯得格外的飄逸。蓮慈上師輕裝細步走進華光學院活動大廳,今天上師將繼 續教授真佛金母功初級班「鶴首通關」最後一段。這是一個以柔慢舒緩見長的招式,難怪上師顯現輕柔相,原來是自然流露的相應,行家出手,確實不凡。
上師首先介紹說:「『鶴首通關』的招式,主要是借助輕柔緩慢的動作,來幫助拉長呼吸,隨著練功的深入,呼吸會慢慢的變得很柔細、綿長。俗話說:氣長命亦 長。自古真正的養生練身的功法,皆以練氣為主,都是在吐納方面下功夫,而真佛金母功,尤其注重吐納的訓練,可以說,是此方面的佼佼者。」
上師繼續說:「金母功的吐納,一定是遵循自然的原理,與動作相互配合。比如『鶴首通關』的招式,手起時吸氣,手抬到頂,氣亦吸到盡,然後閉氣,所謂閉氣, 並不是把氣憋住,而是持氣,英文叫Hold;即持氣於丹田。手放下時,慢慢呼氣。呼氣有一要訣:每次呼氣,始終保留二、三分於丹田。如此,氣機才會生生不 息,綿綿不絕。氣不夠長時,可以在一個動作的中間完成幾次呼吸,總之,以自然為準則,自然才能產生快樂舒適的覺受。」
上師還說:「其實,無論什麼樣的健身功法,只要是對身體有益,原理都是一樣的,都是在幫助鬆解身體。因為身體僵硬,氣無法通暢,日久聚集凝結,將導致病痛的發生。中醫說:『通則不痛,痛則不通。』就是這個道理。」
上師表示:「如果在做某一部位的動作時,有痛的感覺,說明此部位經絡不通,就要多做這一動作,但是不要在有炎症的期間做過大幅度地運動,否則會加重病情。」
接下來,上師在複習及教授「鶴首通關」的招式時,透露一些微細動作與呼吸的訣竅,如單手翻掌向上劃弧時,吸氣由淺入深,翻掌時淺吸氣,待手掌劃至頭部時, 深吸氣,如此可借助向上的動作,推氣至手掌,打通手臂與胸肋的經脈,而且亦避免吸氣過早,導致後勁不足現象。當手拉到最高時,停一下,向內轉手腕,原理是 氣隨手掌運行到最高處時,要有一個緩衝,因為氣的運行較慢,改變方向時動作太快容易受傷。所以要停一下,借氣的力量轉向內,順勢向下放,同時呼氣。這樣以 動作導氣,以氣支配動作的練習,慢慢二者達於統一,這就是瑜伽的高級境界──心氣合一。
上師的一席話,令台下眾學員茅塞頓開,真是「名家一出口,勝讀十年書」。